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当我们代理在处理案子时最长被问;问得最多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夫妻是否不能相送?为什么夫妻不能相送?

現代社會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人,對於許多事物與現象都講求邏輯與科學,面對這些民間禁忌更是如此。若沒有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理由以及缺乏科學邏輯性,便很難説服他們跟從。

Nirvana_old_couple_Mynirvana.jpg
闽南俗语说:「翁送某,就打鼓」(夫送妻殡,就会腹鸣饿肚子),「某送翁,米缸定定空」(妻送夫葬,米缸常空空)意思是送配偶的葬,会导致未亡的枕边人穷困;這是前人留給後人的俗語,但是前人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這說法實在令人感到疑惑不解與猶豫不決。(李永球,2012)
台湾杨炯山著《丧葬礼仪》里有另一个说法,即丈夫或妻子送配偶的殡,如此日后万一再婚,可以不受配偶灵魂纠缠不清;這也是説,台灣並沒有規定不可送配偶的殯,若有意再婚者,還得送葬,免得被配偶的靈魂牽絆難安。那些無意送殯者,都是無意再婚的。楊氏認爲送配偶殯可以不受其靈魂牽絆之説,是一種迷信。(李永球,2012)
担心未亡人过于伤心,在往生者下葬、火化相殉。無獨有偶,原來印裔同胞也有這個禁忌。因爲在之前發生過在至親火化時,她們跳入尸體火化的篝火中殉葬。從此就有女性不能送殯之禁忌。(李永球,2012)

《魂氣歸天》作者李永球個人主觀認爲,華人禁止送配偶殯,特別是妻子禁止送丈夫最後一程,主要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在女人守節不嫁的封建時代,丈夫逝世等同於失去了依靠,難怪妻子會接受不了而傷心大哭,往往會哭得昏厥不省人事。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景發生,便有了夫妻不能相送的禁忌。

Nirvana_Young_Couple_MyNirvana.jpg
猶記得小時候爺爺去世時,婆婆在办丧事的期间總是不眠不休地持續守在丈夫的灵柩旁,更不時地放聲哭泣。在爺爺证实患癌过后,她便一直不离不弃地陪在他的身边,日夜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從沒離開過半步。后来我们在倆老的房间裏发现了當年爺爺親手写的每一封情书,這麽多年了婆婆還把它們保管得好好的。可想而知,他们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厚与可贵。但碍于华人传统的禁忌,同时婆婆也是一位非常传统的客家女人,所以她没有送丈夫的葬。虽然那时候的我年纪还很小,但是当时婆婆流着眼泪目送着爷爷的出殡队伍离开的情景如今依然歷歷在目。回想起当时她一个人被留在家中面对着空荡荡的家,心里应该很痛很孤单吧。相依相伴了半辈子的人,却没办法送他到最后,对我来说,我没办法想象这是一个多大的遗憾。

當一個家庭裏有親人逝世的時候往往都會感到迷茫與手足無措,一邊要面對失去親人的傷痛,一邊又要忙著處理身後事,所以這個時候都需要身邊的人特別是長輩給予我們方向與意見。很多時候長輩們都會要我們遵行許多的傳統禮節與禁忌,但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卻對所謂的禁忌一知半解,因爲都是前人所留下來的習俗。而在我們方寸大亂的時候,也因爲想要為至親辦一場得體的喪禮,而深怕自己犯了一些不該犯的禁忌而選擇跟從。很多時候就是因爲盲目地跟從而讓自己在喪禮期間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例如錯失了好好陪伴與送自己另外一半最後一程的機會。

很多时候被主家问到,为何不能送伴侣最后一程时,基于代理的身份,必须要有一个中立的态度。我会告诉他们这是中华传统,是老一辈的人所流传下来的禁忌。但如果他们很迫切地想要送伴侣最后一程,我们一般上都不会阻止他们,但我们会用一种折衷的方式让他们送殡,就是让他们送到火化场或墓园的庙宇(大伯公庙)那里等候,没让他们参与火化和下葬的仪式。

最后,我想告诉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主家朋友们,这并不是短暂的离别,这是永别。所以你就做你想做的事情、做你认为自己最舒服的事情吧!别让自己徒留遗憾,因为这个遗憾是你无论多努力也没办法去弥补的。

至于当事者需要如何做决定,那就选择令自己当下在做的时候,以及葬礼结束后,能将自己的心安放好的决定吧。

如果您有跟多的传统丧葬习俗想了解,请留个言或

WhatsApp 喵师傅吧